欢迎访问苏州大学能源学院!

研究生第二、三党支部开展“追寻科学之光,勇担报国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发布者:王晓东发布时间:2025-08-3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党员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锚定初心使命,8月25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与第三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及入党积极分子,怀着崇敬之心前往苏州市档案馆,共同开展“追寻科学之光,勇担报国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沉浸式参观“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缓缓步入展厅,呈现于眼前的是一条独属于苏州的“星光大道”。六根脊梁柱上呈现的是24位苏州籍科学家的语录以及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穿过星光大道,展览分为“党对科技界的领导”“高擎精神火炬 矢志接力奋斗”“开放合作 走向复兴”三大篇章,精选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60余位共和国科学脊梁的身影在此集结。

在展览中,钱学森的百折不挠精神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那句掷地有声的“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不能搞?”不仅彰显了他在科技领域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更体现了他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先驱的豪迈气概,激励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郭永怀的赤子之心则借由“我来留学,就是为了将来报效祖国呀”的肺腑之言,流露出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深情厚谊,这位著名力学家在海外求学的岁月里始终心系故土,最终以毕生所学回馈国家发展。袁隆平的卓越贡献通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一铿锵话语,生动展现了他在农业科研中为国为民的执着追求,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毕生致力于粮食安全事业,确保亿万人民免受饥饿之苦。吴孟超的披肝沥胆和医者仁心,则由那句感人至深的“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让我倒在手术室,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完美诠释,这位医学泰斗以手术台为战场,默默奉献于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中。李春光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原则,面对重重困难毫不退缩,积极迎难而上,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邓稼先”我要去做一件事,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等等话语作为整个展览的纽带,深刻诠释了中国科学家们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与无私奉献精神。

走出展厅,阳光透过档案馆的玻璃窗洒在青年党员们的脸上,映着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员徽章。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奋进力量。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让青年党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触摸到科学家精神的温度,更将“科技报国”的种子深植于心。以科学家为榜样,在新能源科技的赛道上勇毅前行,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绽放绚丽之花。




拟稿人:黄浩、王晓东

校稿人:包军

审稿人:严冬生